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基本概况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心血管内科党支部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科同时也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四川省首批限制类医疗技术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品、医疗器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医附院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成为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标准版),房颤中心,心脏瓣膜中心建设单位。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0余人,其中医疗高级职称8人、博士或博士后11人(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科室人员先后获得全国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好医生”及“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等。
目前开放床位110张,包括2个病区及1个CCU单元。配备有4台可用DSA,有血管内超声、冠脉旋磨仪、FFR、OCT、三维标测系统、电生理检查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设备。每年出院患者约7000人次,介入诊疗手术5000余例,急诊手术约300台。常规开展复杂冠脉疾病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高血压相关诊疗手术,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IABP、起搏器及CRT/CRT-D,ICD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各种心律失常的经导管消融等。目前开展的高血压微创诊疗技术(RDN,AVS/SAAE和肾动脉介入治疗等)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科研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发起临床研究8项。先后获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项,成都医学院”登峰计划“创新团队项目1项,成都医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irculation、JACC、Diabetes、Stroke、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及摘要100余篇。团队及成员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技术创新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获授权国家级专利10项,以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等参与撰写教材/专著10余部。
学科带头人
王沛坚:男,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介入中心负责人;教授,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博士后,硕导,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第五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全国“白求恩精神践行者”,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 疗 、高血压的微创诊 疗 (RDN,AVS/SAAE等)、左心耳封堵、TAVR 等。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四川省医学会等多个学会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委 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及教育厅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内 临床研究10余项,发表SCI 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 200,被引用2000余次,H指数20。任多种SCI 及国内期刊审 稿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军队科技 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4项,国家级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
特色医疗
心血管内科可常规开展各类常见和复杂心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医疗规模及心血管介入治疗例数位居四川省前列。现已成熟开展复杂冠心病介入(CTO、钙化病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先心病介入治疗(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起搏器植入(单腔、双腔、三腔及无导线起搏、CRT)、心内电生理(射频消融、脉冲消融、束支起搏)等技术。在国内较早开始探索高血压微创诊疗技术,现已独立开展经不同路径肾上腺静脉采血(AVS)、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SAAE)、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等,诊疗数量及质量已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查看更多